本篇文章2782字,读完约7分钟

在走访了多家银行后,我们了解到一些银行仍在销售假结构性存款产品,但与以前相比,银行发行产品的热情有所下降,假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都有所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结构性存款产品和回答记者相关问题时,银行工作人员在提示产品风险方面显然更加严格和积极。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高达10万亿元的结构性存款迎来了监管的“加码”。10月1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银行在销售结构性存款时参照“理财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充分揭示结构性存款的投资风险。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随着新规实施半个多月,北京各大银行出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有所改善吗?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了解到一些银行仍在销售假结构性存款产品,但与以前相比,银行发行产品的热情有所下降,假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有所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结构性存款产品和回答记者相关问题时,银行工作人员在提示产品风险方面显然更加严格和积极。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假结构性存款”

补救效果开始显现

《通知》要求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应具备一般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资格;将相关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纳入全行衍生产品业务管理框架,严格执行业务授权、人员管理、交易平准、额度管理、应急预案、压力测试等风险管控措施,消除“虚假结构”设计。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提资本,市场风险资本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发现产品设置接近完全触发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假结构”产品依然存在。与通知实施前后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银行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热情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假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都有所下降,期限也有所缩短。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财务经理告诉记者,结构性存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浮动空的产品,但实际上基本上可以达到预期的回报率,即假结构性存款,这是监管机构要求提取的产品之一。他以投资期为98天、起价为1万元的一种产品为例,介绍说:“这种产品与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挂钩。如果在一个投资周期内,每个日历日的联系利率在0%-5%的范围内,客户的利率将为3.9%。如果在一个投资周期内,每个日历日的联系利率都在0%-5%的范围之外,客户的利率将为1.1%。”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虽然浮动收益范围是有标记的,但美元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在3个月内超过5%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它是一种假的结构性存款或简单的结构性存款。目前,这种假结构存款产品的总规模正在缩小,产品期限主要在中短期。”财务经理说。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国有银行出售的结构性存款利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在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网点,当记者咨询结构性存款产品时,该网点的财务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相对较低,最近已经下调了利率。”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根据荣360数据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上周(10月28日-11月3日)共有84种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比上周减少39种。平均预期最高回报率为4.12%,较上月下降8%。

银行职员

合规销售意识增强

《通知》明确要求,结构性存款应在投资者适宜性管理、合规销售和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规发布前,《证券日报》的一名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理财经理将结构性存款产品作为“保本保息产品”推出,并“普遍获得最高回报率”。最近,在记者访问期间,记者注意到银行工作人员在介绍结构性存款和回答记者提问时明显比以前更加严格。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当记者问及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利率能否达到最高收益时,多家银行的财务经理向记者明确表示:“结构性存款是浮动收益,从过去的表现来看,基本上可以达到最高利率,但历史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我们很难判断和预测市场变化。”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财务经理告诉记者:“假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表面上与金融衍生品挂钩,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个幌子,客户通常可以获得收入上限。事实上,结构性存款是存款和衍生产品相结合的产物,其产品的最终损益取决于嵌入式衍生产品的损益。根据衍生产品的特点,银行无法事先确定结构性存款的最终损益,因此投资者能够获得的回报率存在不确定性。”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此外,通知要求银行遵循风险匹配原则,使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全面,向投资者充分披露风险,不要将结构性存款的销售与其他存款混为一谈,以免引起投资者的混淆。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银行的账户经理向记者打印了几份文件,包括客户权利通知和销售流程尽职调查表、产品风险提示和说明、银行销售协议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报告。在产品手册中,记者发现银行强调了风险警告的字眼。例如,通知明确要求“结构性存款不同于一般存款,具有投资风险。你应该在充分理解和谨慎投资的风险投资。”它出现在销售文本的开头。同时,手册还建议投资者详细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存款后随时注意产品的信息披露。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银行业内部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存款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根据自身需求购买理财产品。

结构性存款收入

预计将会下降

自2018年以来,银行存款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国的结构性存款增长迅速。同时,也出现了产品经营管理不规范、销售误导、会展业违法等问题。2019年初,结构性存款收入和票据贴现利率上下颠倒,部分企业利用票据贴现资金购买高收益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成为套利工具,进一步推动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相关问题和风险备受各方关注。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最近,监管机构不断发布监管文件,对结构性存款业务进行监管。9月6日,北京银监局发布《北京银监局关于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指出结构性存款业务存在产品设计不规范、风险计量不准确、业务量与风险控制能力不匹配、宣传销售不规范等四大问题。10月1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整治银行保险机构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的通知》,对虚假结构性存款进行了点名,要求银行不得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不得替代担保理财,不得根据担保产品宣传和销售结构性存款。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了相关历史数据,发现2018年8月结构性存款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19年2月达到11.23万亿元的峰值。此后,在许多地方出台的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的影响下,结构性存款的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9月,中资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包括个人和单位)的存量达到10.8万亿元。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假结构性存款将大幅减少。当大部分市场是真正的结构性存款时,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大大减弱,届时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可能会下降。”荣360数据研究所的分析师说。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的热情将会降低。预计结构性存款的规模和利率将分阶段下降,但更有利于结构性存款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标题: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探营:“假结构”产品仍低调存在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