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2字,读完约9分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更适合向“主辅并存”的业务模式转型。商业银行要想在各个金融领域站稳脚跟,必须在巩固和加强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和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整合的协同优势和规模效应。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全面发展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和“金融超市”转型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单独的监督制度。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新趋势,我国政府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金融一体化的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发展规模和效果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体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积极推进和加快业务整合转型,即实现从初级整合向高级整合的转型,使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能够协同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存在的问题

(a)协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根据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正常情况下,竞争力强、定位明确的商业银行一般采取综合战略。然而,在推动业务整合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商业银行通常倾向于先取得资质许可,即没有真正把业务整合作为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多元化、有效拓展业务范围和规模的重要手段。此外,一些商业银行在综合业务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发展规划,使得母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无法形成资源互动,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联合经营过程中其他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互动不强,商业银行只追求业务的“全许可”,没有实现业务整合的“最佳状态”。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2)风险管理有待加强。业务整合将使商业银行面临多元化风险的挑战。因此,业务整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往往更擅长或习惯于专业化、单一的经营模式,缺乏跨行业(证券、保险、投资等)的足够实践经验。)运营和风险管理,可能导致协同不足、风险防控存在漏洞等问题。由于不同行业有各自特定的业务特点和规律,在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所有业务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容易出现市场、经营和信用风险。同时,由于一体化模式,不同业务的各种风险容易相互传导,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综上所述,在我国并表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风险隔离机制(集团内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任重道远。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3)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虽然银行业、租赁业、信托业和证券业属于金融业的范畴,但各行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方法却大相径庭。例如,作为信贷中介,商业银行通常向客户提供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租赁业通常通过转让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服务于“万事俱备”且缺乏设备的客户(承租人)。因此,即使进行业务整合,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也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业务整合,业务开发和管理无法统一,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四)复合型人才稀缺。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有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商业银行业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储备匮乏,尤其是跨行业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目前,银行现有的核心业务人员通常不具备或具有较少的跨行业经验,但普遍熟悉某项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缺乏管理综合金融风险的专业技能。同时,应对各种金融服务整合创新的能力也较差,这将从宏观角度直接影响银行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五)整合的理念需要加强。目前,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一体化经营大多停留在“合作”的形式,基本上不涉及不同行业的理念和文化整合,也没有实现不同行业业务模式的深度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业务整合的协同效应。以银行保险业务为例,保险业在业务发展的早期无法实现投资的快速“回笼”,但对资本投资有较高的要求,这与银行业正好相反。商业银行通常更注重通过“忽视资产”来尽快获得投资收益。基于此,银行和保险业务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协调作用。此外,商业银行与保险业在经营业绩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的经营理念需要进一步协调和整合。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转型建议

(1)科学制定全面的业务发展规划。企业整合发展战略应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把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银行业为核心,在相关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逐步实施业务整合。要充分评估业务发展前景和外部环境因素,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优先考虑条件成熟、风险可控的领域,通过设置观察期、定期评估和评价,逐步推进业务的整体发展。信托、租赁、基金等业务可以有效利用银行的渠道优势,因此可以适当地将其视为“首选”业务,通过设立子公司可以具体开展各种业务。对于业务和管理差异较大的业务类型,可以通过参股实现全面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二)加强金融业务管理。首先,充分了解不同业务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加强业务管理,从而帮助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注重利用资源共享和业务互补的优势,识别、配置、激活和有机整合不同结构和内容的资源,形成支持发展的新衍生资源。通过资本和管理等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和交易成本,在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各项业务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强交易管理,强调“制度第一”,通过加强制度和规范管理,控制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风险,防止系统性风险在集团内部的出现和蔓延。第四,商业银行在服务客户时,应优化客户结构,构建高度专业化的客户服务体系。在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多元化的跨境合作,有效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3)提升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各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尚未达到全面展开的状态,商业银行应在确保主营业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拓展其他非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围绕核心业务开展全面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建立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更适合向“主辅并存”的业务模式转型。商业银行要想在各个金融领域站稳脚跟,必须在巩固和加强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和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实现商业银行业务整合的协同优势和规模效应。二是充分利用其他金融业务的互补作用,积极推动主营业务发展,提升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科学选择拓展领域。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应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最大限度地扩大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市场份额。第四,及时调整战略目标。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整合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应全面客观地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业务发展重点,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4)加强业务风险管理。首先,它应该符合监管要求。在分业监管模式下,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做好各项风险指标的管理和预警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各种风险(流动性、可操作性等。)商业银行和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第二,加强统一管理。商业银行应注重加强业务协作和全面风险管理,科学推进会计、资本和风险的整合。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银行和子公司的业务发展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实现资本管理、信用管理、内部交易管理和风险评估的协调统一。第三,注意风险隔离。商业银行应在规范现有业务风险和合规管理活动的基础上,采用不断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防火墙”,防止不同业务风险的交叉传播。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可以实现不同业务实体的协调发展。此外,商业银行还应注意完善退出机制,实现问题子公司与整个集团之间的有效“隔离”。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e)创造一种融合的文化氛围。商业银行与其他机构在业务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商业银行的商业文化,尤其是集团子公司和其他金融子公司的商业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应避免不同机构间不同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和经营战略的有机整合,建立协调统一的经营理念。此外,商业银行应在营造整体文化氛围、形成统一文化氛围的同时,不断规范和协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子公司)的业务行为,从而在全面提升中提升整个集团乃至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六)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商业银行应完善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理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掌握非传统银行业务人才管理的规则和方法。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即通过银行内部证券、信托、保险的培训和学习,从外部引进综合业务人才,不断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此外,商业银行应逐步淡化“刚性管理”(通过制度约束等“契约”手段管理员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柔性管理”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即根据银行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个性化管理。通过合理灵活的工作机制和适当的薪酬激励政策,吸引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标题: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转型研究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