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5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见习记者王晓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不仅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保险风险保护和经济补偿功能也在不断发挥。保险资金的累积规模也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保费的增长而迅速扩大,成为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的“稳定器”。保险业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使保险资本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中长期资金来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仅次于公共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根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9.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保险基金成为实体经济

重要的长期资金提供者

自1980年保险业恢复营业以来,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保险资金运用逐渐成熟、市场地位逐渐提高的过程。1987年以前,中国保险资金处于积累阶段。保险资金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存款,大部分保险资金流入银行。从1987年到1995年,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包括房地产、信托、信贷、担保、证券等领域。现阶段,保险资金逐渐配置到高杠杆率、高回报的行业,在获得较高回报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较大。

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1995年,《保险法》颁布,保险资金运用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仅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随着行业资金的不断扩张,有限的投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保险业资产负债的需求。因此,自2003年以来,国务院通过专项审批逐步放宽了保险投资渠道。此后,随着一系列相关文件的发布,保险资金的市场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2004年,保险基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和进行海外投资;2006年,保险基金可以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商业银行股权;2009年,保险基金可以投资未上市的公司股票和房地产。”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自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本着“开放前端、控制后端”的监管思路,进一步放宽了投资范围和比例。此外,低利率环境和股市正在逐步升温,保险公司在股市的投资资金也在逐步增加。

标题:险资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