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5字,读完约9分钟

吴冠中说:“我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创作和表达我的感受。”

吴冠中先生可能没有想到,在他控制了起重机之后,他的作品多次荣登拍卖榜榜首,成为市场上最热门的珍品。世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在上世纪下半叶成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在许多国家的收藏家中广受欢迎,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甚至从不关心市场。他说:“艺术市场当然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关心那些致力于创造的画家,而不是那些照亮镜子的人。”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也许这种非凡的个性和非凡的创造造就了不朽的经典。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仔细思考那些不朽的杰作来欣赏这位艺术大师的独特魅力。

狮子森林

艺术是一只完整的风筝

2019年是吴冠中诞辰100周年。6月2日晚,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了“大观——中国书画珍品近现代之夜”。当晚9点45分,吴冠中的狮子林以8800万元开始拍摄。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以1.25亿元的价格和1.4375亿元的佣金售出。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这就是狮子林,它曾被认为是吴冠中意识流造型的典范。

“竹子下面有许多奇怪的石头,形状像狮子”。狮子林独特的造型激发了吴冠中创作抽象画的灵感。他自己说,超过五分之四的图片面积显示石头,这是抽象的点,线和平面组成。“我在石头群下面介绍水和游动的鱼,而石头群的高处都嵌在画廊和亭子里。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花园。然而,在把观众引入花园之后,他们就迷失在抽象的世界中,希望他们进入抽象美的欣赏领域。”吴冠中用线条勾勒假山,用直线、折线、曲线和弧线穿插其间,优雅而不可捉摸。其中,假山有不同的形状,有的雕刻精美,有的雄伟壮观,有的奇形怪状,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在相似和不同之间奇妙无比。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更可贵的是,这部作品成为阐释吴冠中“风筝不停地飞”艺术思想的完美范例,直观地体现了抽象美和形式美的理论精髓。有人说,从《狮子林》开始,吴冠中获得了开悟,走出了心灵,进入了艺术神游的自由王国。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风筝永不停息》是吴冠中1983年发表在《文艺研究》上的一篇笔记。他说抽象画就像放风筝。风筝是一件作品,是一种从“生活中的物质和情感,通过减法、除法或其他方法”中抽象出来的艺术形式。观众是天空空.为了让风筝飞向天空空,艺术家们必须有一根线在他们的手中,将作品与生命之源连接起来。只有当风筝不停地飞,我们才能把握住观众和作品之间的交流。他还说,艺术创作不应该在比喻上太死板,如果在比喻上太死板,“一个方面的美感在形象上是无法提取的”,它只能产生“一个放不进天堂的风筝空".”“没人能理解”的艺术品是“碎风筝”。因为人们无法理解他们,艺术家“打破了与生活相连的生命线,打破了与人们情感相连的异地婚姻线。”毕竟,“艺术作品不应该失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交流”。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风筝不停地跑”的观点直接指向了艺术家应该把人作为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的本质。“不停地放风筝”的理论不仅是他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果,也是未来艺术创作的指路明灯。因为“无论是写实还是浪漫,无论是采用工笔还是写意,掌握美的形式抽象规律在各种造型艺术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双燕

包容性和混合共生

1988年,吴冠中创作了《双燕》,这是一幅纸基水墨画,被认为完美地传达了“具象”与“抽象”、“意境”与“意”之间的高度默契与平衡。吴冠中对这个题材情有独钟,所以在1994年,他创作了油画版的《双燕》。油画《双燕》恬静,具有东方独特的审美特征。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2018年12月6日,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当代艺术夜景”。彩墨版《双燕》和油画《双燕》合二为一,拍出1.66亿元。纸质彩色墨水“双燕”售价5405万元;油画《双燕》以1.127亿元的价格售出。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吴冠中曾经说过:“双燕清楚地表达了东方人的感情,即使你把它咽下去,怀旧之情依然会存在。”《双燕》成功后,横与直、黑与白的对比之美成了我的艺术之眼。”《双燕》的创作体现了吴冠中“混合共生”的创作理念。由于这两部作品,吴冠中见证了东西方不同艺术语言和兴趣之间的“各取所需”和“坚守自我”。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吴冠中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进入杭州艺术学院,走上艺术之路。1946年,吴冠中获得赴法国留学的资格,进入法国最高的美术院校——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留学法国的经历为他感受西方艺术之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上世纪中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大师推动艺术创新。如何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发现并再现中国画的独特价值,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家的一个重要命题。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吴冠中力图在“东”与“西”之间找到一种“对话”的方式。在吴冠中的绘画中,从来就不是以画为主、以画为辅的实践,而是双向的探索、运用和创新。因此,人们把吴冠中的艺术探索概括为“穿越”和“穿越”。穿梭于众多画派之间,站在熙熙攘攘的中西、古今、雅俗之争中,不受笔墨、色彩、东西方绘画的差距和不同兴趣的束缚,自由自在地享受着。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在这两种探索中,“风景”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江苏宜兴人,“江南水乡”自然成为他最喜爱的创作主题。1962年,他在《美术》杂志发表的《谈山水画》中提到:“写生只是对景物的简单描述。虽然我跑遍了东南西北,但我觉得我不能画出世界各地的好风景,因为风景是新的,画的意境不一定是新的。”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因此,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探索,1988年,吴冠中将江南民居的典型印象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中,分为丰富多彩和深邃曲折,并注入了西方的“形式构成”和“造型因素”;在1994年的油画《双燕》中,江南依旧宁静宜人,吴冠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故土无尽的眷恋。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莲花

全盛时期的全盛时期

2016年10月,吴冠中的巨幅水墨《荷塘》在保利香港以1.062亿港元拍卖。《荷塘》创作于1997年,是吴冠中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规模宏大,接近4米。盛夏,荷塘呈现出一派壮丽的景象,荷塘里到处都是荷叶。荷叶密密麻麻,充满活力。这幅画用浓浓的墨水画出了大荷叶。这幅画的视角结合了俯视荷塘和仰视荷花两个角度,将荷叶拉长,使其更加挺拔。在细节处理上,他用淡墨描绘了荷叶的倒影,反射出红、黄、绿三色,表现出水波、荷花和水中的鱼,就像生气勃勃的荷塘。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1997年,吴冠中已经78岁了,要创造一个大的规模并不容易。对他来说,这是自我突破的象征。莲花主题是吴冠中的偏好。

吴冠中曾经说过:“国画中的荷花卷轴画满是汗水,但那些程式化的荷花画并没有让我兴奋。荷塘里大大小小的叶子交织在一起,复杂的曲线和直线穿插在一起,甚至倒影都被包围在叶子里,很难区分水和水。似乎我只是树叶底部的一只昆虫,迷失在花与叶的迷宫中。我做了很多剩余的工作,专注于线条的曲折、倒影的涟漪和悬挂的荷花的点缀。这一次,我画了浓妆,似乎我想饱餐一顿丰富多彩的盛宴。我希望读者也有同样的好胃口。”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后,吴冠中回到北京后与家人团聚,他对艺术的热情丝毫未减。然后,他进入了他的作品丰收的黄金时代。此时,吴冠中致力于山水作品的培育,从北京到全国,从中国到世界,游历甚广,开始了40年的大旅程。他画的花很少是从画室里的瓶花中画出来的,而是从扎根于大地、充满活力的花中画出来的。那些根植于土壤中的、意气风发的态度,成为艺术家性格的投影。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周庄

不朽的典范和非凡的成就

“黄山荟萃中国山水之美,周庄荟萃中国水乡之美”,这是吴冠中对周庄的赞誉。

《周庄》创作于1997年,被认为是吴冠中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画面由黑、白、灰、点、线、面三种基本形式构成,凸显了吴冠中独特的创作脉络和风格。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2016年,“周庄”在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上售出2.36亿港元。那一年,它创下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也创下了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拍卖纪录。

他生长在江南水乡吴冠中,对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江南水乡,表现了他强烈的乡愁和对美的追求。

吴冠中曾经详细记录了周庄的创作过程:“80年代我乘船去周庄,仿佛登上了一座孤岛。”村子里到处都是水,也没有汽车。寒冷而清澈,搜寻着,躺在桥后的岸边。我留在写生,这是唯一的酒店,木制的楼梯,看楼梯,黑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山墙,流动的水周围的人,柳树挂在树荫下,鹅和鸭追逐,到处画。”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20世纪70年代,他专注于油画创作,努力实现“油画民族化”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他开拓创新,使中国墨线蜿蜒起舞,表现出现代艺术追求的形式美;20世纪90年代,它拓展了全新的视野,穿梭于油画和水墨之间,达到了油画和水墨创作的高峰。

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如今,艺术大师们都走了,而艺术大师们永远都走了。斯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那些技艺高超、思想深刻的作品,还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抛弃旧我、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不为市场所动而攀登艺术高峰的决心和勇气。你越有这种想法和模式,你就越有可能成为艺术市场的领导者。

标题:吴冠中: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