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47字,读完约9分钟

近年来,保险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初步遏制了市场混乱在保险业的蔓延,但市场混乱并未得到根治。治理市场混乱,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在采取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打击恶意违规行为的同时,应加强对频发混乱的内在机制的研究,进行理论反思,寻求根本解决办法。当前,应重点加强对保险经济功能渗透和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为提高保险监管的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保险经济功能的转型与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保险有助于增强各种市场参与者的自我修复能力,减轻公众对疾病和养老的担忧。然而,空保险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保险公司同质化经营和恶性竞争更加突出。汽车保险在全国的比重接近64.2%,财产保险市场已经成为汽车保险市场;安全性低的投资寿险产品仍是主流,寿险市场已成为金融市场。保险业健康发展应坚持回归原点,突出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拓展更广阔的蓝海市场,形成高层次差异化竞争格局,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1)经济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保险需求。首先,保险业在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半期,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作为“创造性破坏”,创新始于技术,并成为金融。风险和创新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保险的介入为技术创新和相关融资活动提供了额外的安全缓冲,有助于分散风险,激发创新活力。第二,保险业在提供高质量服务方面潜力巨大。随着居民财富、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公众的生命价值和时间价值显著增加,公众的需求也从扩大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对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众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险公司应主动承担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改进服务手段,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例如,通过“警保合作”,提高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和理赔的效率,增进社会和谐;启动各类履约保险,取代政府部门规定的履约保证金,减轻企业财务负担;要用财产扣押责任保险取代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提供相当于被保全财产价值的担保,以减轻申请人的经济压力。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二)居民财富的增长拓展了传统财产保险的边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财富总量迅速扩大。截至2018年底,人均住房面积为3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近1.2套。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240部手机、81台电脑和38辆家用汽车,平均总资产162万元,净资产151万元。与此同时,居民的资产结构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保险在保障居民资产安全和实现财产性收入方面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一是居民对家庭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需求增加,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传统保险产品迎来了巨大发展,呈现出保险覆盖面和保险金额大幅增加的趋势。二是消费升级推动保险产品和渠道创新。近年来,中国网上商品销售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中国网络商品零售额达到7019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4%。互联网平台上的非面对面、非支付交易模式催生了产品质量、交付时间等新的保险需求,呈现出保险标的数量少、产品在线销售的趋势,为保险业务拓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三)人口老龄化推动了医疗养老保障的新需求。“有许多人和老人”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情。庞大的人口决定了人身保险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快速的老龄化进程进一步拓展了空个人保险市场的空间。在过去10年中,老年人的抚养比率从11.3%上升到16.8%,并且逐年加快。截至2018年底,中国65岁人口占11.9%。发达经济体的经验事实表明,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保险和养老金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正在上升,其中美国占32%,欧元区占41%,韩国和日本情况相似,中国分别占32%和28%,人口结构明显好于中国的印度占27%,中国仅占11%。在养老保障方面,国内相当一部分寿险公司销售的年金产品被“异化”为可快速回收的短期投资产品,不符合养老保险的定位。未来,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个人保险公司应大力开发适应“白银时代”的保险产品,通过市场化手段平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入,缓解养老金缺口,稳定全社会消费水平,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在健康管理方面,健康保险产品类型单一、性价比低的问题更加突出,不能满足公众对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的需求。此外,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俗不同,疾病类型和平均预期寿命也不同。保险公司应该改变国家采用相同的生命表,采用相同的利率,并向全国出售保单。形势,深入培育区域保险市场,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不同区域生命表,准确测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疾病的发病率,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具体需求的区域。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保险公司商业模式研究

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与其行为特征密切相关。商业模式不合理的金融机构通常面临更大的合规压力和更高的潜在风险。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是,监管当局必须评估金融机构业务模式的合理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做错了事”。近年来,国内外的保险实践表明,那些过于注重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的保险公司,其经营行为不合理,违规行为频繁。因此,监管部门应主动从产品特征、营销方式、资产配置、收支结构等方面进行信息挖掘,不断评估保险公司业务模式的合理性,尽早揭示风险,引导保险公司的收益来源,围绕主营业务构建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一)巩固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保费收取和理赔只是保险公司经济职能的财务表现。保险的根本本质在于风险控制。基于大数定理,保费收取实现了风险从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的转移。保险公司通过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和集中的风险控制来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分散风险,而不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被动地提出索赔。无论是“大而全”的综合性公司,还是“小而精”的专业公司,都应该有一个与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相匹配的风险管理部门。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绩效,还能减少被保险人的损失,实现双赢。首先,对于主要从事短期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应努力在风险事件管理和控制方面建立竞争优势。例如,一家主要从事火灾保险的保险公司应具备火灾预防、阻断和救援的专业能力,并向被保险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应精通整个生产过程,梳理核心环节,建立并监控关键风险指标(kri),向被保险人提供专业的安全生产建议,甚至接受被保险人的委托履行安全生产监控职责。在对被保险人风险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实行差别保险费率,鼓励被保险人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而不是为了压低价格而进行不合理的竞争。第二,对于以长期保险为主的人身保险公司,要努力提高保险资金的配置能力。激进的资本利用策略是许多大型保险公司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核心是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率。监管当局应坚决抑制保险公司追求过高的资本利用率回报,以实现对投保人的反向补贴,进而支持其业务快速扩张的趋势。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二)延伸保险服务产业链。保险业务覆盖面广,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条件在优势领域延伸产业链,这也有助于增强保险公司在产品销售渠道中的话语权,为被保险人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服务,防止保险公司成为相关行业的附庸。一是积极探索和延伸健康管理产业链。人寿保险覆盖公众的整个生命周期,将保险延伸到健康产业链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扩大收入来源,提高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客户忠诚度。个人保险公司应积极参与医疗体制和养老体制改革,通过建设保险和医疗综合体、参与公立医院重组、建设医疗和养老一体化的养老社区,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服务。第二,积极探索汽车维修产业链的延伸。与汽车制造商的上下游布局相比,财产保险公司普遍被动,不仅失去了销售渠道的话语权,而且在维修价格方面也非常被动。保险业可以在汽车维修、安全管理、司机和乘客保护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应从整合行业内资源入手,逐步将保险客户资源和汽车维修融入价值链,增强保险公司汽车产业链后端的参与和话语权,实现汽车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3)积极利用金融技术拓宽商业模式。保险的概率计算和风险定价自然与大数据有关。保险业是第一个应用金融技术的行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保险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目前,金融技术主要用于在线产品销售、强化客户体验和提高理赔效率。今后,我们应重点从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拓宽金融技术的应用范围。一是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提高对风险目标的远程风险控制能力,通过金融技术提升保险业“回报风险管理核心属性”,完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模式。其次,支持保险公司应用大数据创新个性化产品,如率先应用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智能家居和汽车网络为消费者量身定制专属产品。第三,支持保险公司在反欺诈识别、理赔等领域应用新技术,弥补过去技术不足带来的欺诈风险和客户纠纷。

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作者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标题:充分发挥保险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