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2字,读完约4分钟

创业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在“大众创业与创新”的热潮中,许多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开始了他们追寻梦想的旅程。然而,创业有一定的风险,这是一些年轻人不顾热情放弃创业的主要原因。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创新型青年人才不仅是国家创新的生命力,也是科技发展的希望。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营造适合高素质青年人才成长的创业环境。例如,最近在浙江省试点的创业保险系统吸引了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人才创业保险的理念值得学习,以保护“双创新”,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试点成功,可以在全国推广。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创业环境得到优化,但风险依然存在

自“大众创业与创新”提出以来,国家级和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都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的创新和创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大众创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指引》,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针对创新创业的主要环节和重点领域,先后推出89项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涉及企业的初创、成长和成熟,从国家税收层面支持初创企业的成长,帮助企业和科研机构留住创新人才。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G20创业研究中心与蒂奇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8/2019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指出,从近10年来中国创业质量的变化来看,创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创业活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尽管创业环境正在优化,但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仍面临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例如,收入不够稳定,风险资本来源得不到保证,没有相应的风险规避渠道。一旦企业家无法创业,他们将面临债务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针对阻碍青年人在创业道路上前进的“困难”和“阻碍点”,浙江省率先在未来科技城和梦想镇所在的余杭区探索推出了“人才创业保险”,为创业者“覆盖失败的全部风险”。据记者了解,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创业保险,是在余杭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的指导下,在余杭区科技局、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和浙江银监局余杭监管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实施的。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余杭区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到目前为止,余杭区已经引进和培养了48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147名“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和200名“省级高层次海外人才”。人才创业保险不仅有利于本地人才的引进,也有助于解决这些创业者在面临创业风险时的后顾之忧。这是激发创新和创业热情的重要保障机制。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保险“底部”创业失败风险

人才创业保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提供。它分为三个产品:“科研保险”、“创科保险”和“科创鄂保险”。产品重点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其科技企业或项目的R&D、R&D团队的生活经济补贴提供保险保障。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从PICC P&C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科研保险”主要针对因特定原因导致的项目研发失败,相关部门已确定可给予研发费用损失赔偿,最高保险金额为1000万元。“创科保险”主要针对创业失败,为创科团队提供生活补贴,一次性生活补贴最高可达3万元/人。“科创电子保险”不仅为R&D创业项目的失败提供了相应的损失赔偿,还为R&D团队人员提供了生活和经济补贴,保险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上述三种保险费的年保险费率可低至3%,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在创业初期投保30万元,在创业和科研失败后可获得1000万元的赔偿。此外,政府将根据人才和项目类别提供高达300,000元和100%的保费补贴,被保险企业如果不能自主创业和研究,将获得1,000万元的补偿,在此期间企业将不必支付任何保费。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据业内人士称,完全依靠政府解决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是不可能的,因为金融不可能为所有未能创业的人买单。通过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地方政府用部分资金为企业家和团队购买保险,而不是免费给他们。这样,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还可以鼓励政府部门加强对创业人才项目立项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确保项目失败率降到最低。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随着人才创业保险制度的实施,一些人担心是否有人会以投资的名义骗取保险。据记者介绍,每一次保险公司建立一种新型的保险,都要经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并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如果风险高于收入,就不可能确定。对此,CPIC财险浙江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保险公司有自己严格的风险控制评估体系,这必将防止保险欺诈的发生。

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据悉,人才创业保险的相关产品已经制定,针对被保险企业和各种创业科研失败的赔偿标准规则也正在最后讨论中。

标题:保险能为创业者“兜底”吗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1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