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29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总决赛在广州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由广东省红十字会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落实完善粤港澳三地“9+2”红十字会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粤港澳三地在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助力推动社会面应急救护、应急救援等方面实现互融互通共建的目标,本次三地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通过比赛交流提升粤港澳三地红十字会工作水平,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湾区群众。活动从2025年6月开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来自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51支队伍经过比拼,共选拔了14支决赛队伍、70名救护员同台竞技,以专业表现展现了大湾区红十字组织的凝聚力与行动力。

以赛促练:实战场景检验应急救护硬实力

大赛以“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比赛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救护、主题演讲等个人单项,团体演练设置交通事故、地震灾害、火灾、溺水、触电、运动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复杂场景,重点考核选手的现场评估、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在限时高压的比赛中,参赛队员沉着冷静,精准操作,展现出扎实的日常训练基础和临场应变能力。例如,在“触电场景演练”中,广州市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代表队通过高效分工合作,在黄金时间内完成伤情检查、应急救护、伤员搬运和心理安抚;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代表队队员曾庆勋则在“主题演讲”中以优秀表现赢得评委高分。大赛闭幕式上,主办方表彰了14支获奖队伍、50名获奖队员,以及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开展初赛的广州、江门等9个地市红十字会。

跨界联动:构建湾区应急救护协同网络

大赛不仅是技能擂台,更是粤港澳三地红十字会深化合作的平台。广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林彬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赛不仅提升了专业队伍的救援水平,更彰显了粤港澳三地红十字会携手守护民生安全的决心,是粤港澳三方紧密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和生动实践。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红十字会在三救三献、乡村振兴、人道资源动员、红十字青少年交流等诸多领域,建立了稳固的“9+2”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构建“健康湾区”“安全湾区”注入强大的人道动能。广东省红十字会将继续以“救”在身边为抓手,开展关爱生命系列活动,以“健康守护”为主题,开展机关送健康活动,以“博爱家园”为内涵,开展基层养老护老服务,以“科普中心”为依托,创新推动医防协同、医防融合,以“便民惠民”为理念,倡导低碳绿色健康生活,助力健康广东建设。

生命教育:从运动赛场向公共社区的延伸

“救护技能关乎每个普通人的生命安全”,一名参赛队员坦言,“通过比赛,我们更意识到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紧迫性”。

此次大赛正值十五运会召开前夕,省红十字会以此为契机,与省体育局联合推动红十字会参与十五运会和特残奥会的应急救护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护师资对4.5万名赛事志愿者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和培训。同时,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博爱家园健康校园行活动,计划在2025年向省内200余所高职高校捐赠1000台AED设备,并为教师、学生等校园群体提供10万人次的公益培训,逐步推动急救课程纳入高职高校选修模块,不断筑牢社会安全网。

展望未来:以人道之力助推湾区融合发展

应急救护作为公共服务的关键环节,既是湾区“软联通”的体现,也是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实践。未来,粤港澳三地红十字会将持续深化协同合作,以人道之力助推湾区融合发展。一是不断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合作项目创新;二是强化应急联动效能,通过定期联合开展应急救护竞赛、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提升大湾区整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协同救援能力;三是共建共享资源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验互鉴;四是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利用大湾区地缘优势,在国际人道事务中发挥更积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红十字故事。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圆满落幕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2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