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安8月6日电(杨、白尼敏)考古学家通过对陕北榆林几处考古遗址中动物骨骼的研究发现,在距今约5000至4000年间,该地区居民的肉类“食谱”经历了从野生动物到牛、羊等牲畜的变化,可以证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4500年前。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今天的陕北榆林地区位于中国农牧交错带。西北为欧亚草原牧区,东南为农业区,是气候环境和工业变化的敏感区。近十年来,随着该地区基本建设和考古项目的发展,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榆林文物考古勘探队共同发掘了3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初步建立了距今约5000至4000年前,从仰韶晚期至龙山时代晚期,榆林地区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胡介绍,考古学家在这些遗址中收集了大量的人骨、兽骨和植物材料。通过动物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至4500年的仰韶晚期的大沽街和羊街沙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主要是野生动物,包括草兔、獐和野鸡。家畜主要是猪和狗,其比例一般不到40%,没有可识别的绵羊和黄牛。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胡说,时间倒过来了,龙山时代早期的嘉达毛、庙梁二期遗址中发现了牛羊骨,但数量很少,表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畜牧经济的雏形,当时的农业仍是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狩猎和采集为辅的多种经营方式。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在龙山时代晚期和夏代早期的4300年至3800年前,在动物骨骼中发现的家畜数量一般达到80%以上,主要是家养绵羊和山羊、黄牛和家猪,其中绵羊和牛占总数的60%以上。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从动物种类和家畜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龙山时期该地区畜牧业经济的构成逐渐增加,而农业经济相对减弱。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中国北方逐渐形成了农牧交错带。胡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文化和中原古文化之间。研究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和经济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欧亚大陆与中原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标题: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地址:http://www.jsswcm.com/jnxw/6843.html